关注耳聋助力聋人健康

2023-11-04
作者:嘉兴市中医医院 郑华平

耳廓将收集到的声波经过外耳道进行传递,声波在耳道中传递,进入中耳,中耳腔内有3块奇妙的骨头,它们被称为听小骨,这是人体中最小的骨,左右耳各有3块。它们能将鼓膜的振动传递至内耳的耳蜗,使耳蜗内的纤毛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继而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中形成听觉,让我们听到声音。失聪者往往因为在这些环节中出现问题从而导致听力障碍。

现阶段,听力损失及耳聋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超过全世界人口的5%,也就是说,约 4.66 亿人患有听力损失或者耳聋,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至少1/3存在听力损失。

据统计,中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约有2780万人。更重要的是,根据现阶段的调查,听力损失不只是人们上了年纪才会出现,很多听力损失在人们 40岁之前就已经出现。随着社会节奏增快,许多年轻人因压力过大等原因也面临着听力损失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全球至少有 11 亿年轻人存在因不良用耳习惯带来听力损失的风险。

诱发耳聋的因素多种多样,人们可能一不小心就面临听力损失的风险,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听力损失?在听力开始下降的时候,怎样才能减缓听力损失?

早发现、早治疗

首先,听力筛查是及早发现、及时管理听力损失的有效方法,可阻止或延缓听力损失的发生、发展。

对于婴幼儿,听力损失如不能被及时发现,不但影响儿童(言语和认知发育、教育、就业、婚育)及家庭(沟通障碍、心理、经济负担),而且还会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尽早干预可使他们“聋而不哑”,更好的融入社会。

很多老年人没有去医院定期做听力筛查的习惯。其实,很多耳聋的老年患者很早就有症状。比如:老年人觉得家人说话速度太快,或是交流时爱打岔,家人谈话时注意力不集中,那就一定要引起警惕和注意,这可能是听力下降的早期信号。发病早期老年人并没有听力下降的感觉,“能听见”不代表听力就没有问题,“听得见但听不清、耳鸣、听声音怕吵”等描述,常常是老年人首先察觉的临床症状。”

老年性耳聋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病程超过2个月,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因此,一旦发现家中老人近期有明显听力下降,需要尽早去耳鼻喉专科就诊,并寻求正确的治疗方式。

另外,日常生活中也应当注意预防听力损失。例如,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避免使用过硬的工具掏耳朵,以防损伤耳道皮肤或者鼓膜造成感染而影响听力;积极治疗感冒、鼻炎、鼻窦炎等,避免病菌进入中耳腔;避免熬夜、疲劳导致的内耳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起神经性的耳聋或者耳鸣;避免噪音的刺激。

 

聋人.jpg

助力听力:助听器与人工耳蜗

第一台炭精式助听器是由美国科学家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Bell,1847—1922)发明的。听力用则进,废则退,对于耳聋患者来说,及早佩戴助听器有助于延缓听力损失的进程,避免产生助听器会“越戴越聋”的误解。当发现听力下降时无法通过医疗手段获益,应当合理佩戴助听器进行及早干预。如果不进行干预,长期下去会加速听力退化,甚至造成耳聋,另外,需要专业验配听力师制定合理的听力补偿方案,而不是在网络购物平台或医疗器械店随便购买助听器了事,最终贻误病情。

人工耳蜗是一种通过电极刺激听觉神经的方式帮助聋人恢复或重建听觉的电子装置。儿童接受植入的年龄接越小,越会有正常或近乎正常的听觉技巧和口语发展能力。在有较多残余听力的儿童身上,口语和言语收益随着听觉技巧的增长而增多,他们使用口语也越来越灵活。

目前各国的医疗机构已把人工耳蜗作为治疗重度耳聋至全聋的常规方法,虽然现有的人工耳蜗系统需要将一个直径约为1英寸的圆盘状发射器固定在头骨上,并通过导线将其与麦克风、电源等设备相连,看上去就像一个超大的助听器,但现有学者正尝试改进使用者自身的耳道和中耳,通过检测听小骨振动的小型传感器检测到振动,并将信号送往植入耳中的微芯片上,这块芯片能把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将其传递到耳蜗中的电极阵列上,重建听觉,从而免去这些让人不适的外部硬件。

药物治疗

中医对耳鸣、耳聋早就有记载,《左传》:“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历代医家不断发展,认为耳鸣耳聋是肾精亏损、胃气不足、肝火痰浊上蒙以及风邪上袭耳窍所致。药物治疗是改善听力的一种方法。通过使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药物以及维生素 A、E、D 及复合维生素B,或者使用活血化瘀与开窍行气之中药、安神补心药、健脾补肾药等,同时补充锌剂、铁剂等,老年人的听力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平台介绍 中心简介 公告公示 媒体格局 新媒体矩阵 投稿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